近日在上海,一些飲料的售賣頁面、產(chǎn)品包裝、貨柜等場景出現(xiàn)了營養(yǎng)選擇分級標識,這也是我國首個飲料營養(yǎng)選擇分級標識。
據(jù)了解,在上海市衛(wèi)生健康委員會指導下,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制了飲料營養(yǎng)選擇分級標識,目前正在試行中。
分級標識通過A、B、C、D這4個等級,綜合反映飲料中含有的糖、脂肪等成分的情況,讓消費者一眼就能看出哪種飲料更健康。
A級飲料的糖和脂肪更少
據(jù)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介紹,營養(yǎng)選擇分級標識可用于飲料包裝、點單程序、菜單等場景,放大的字母對相應的等級。
營養(yǎng)選擇分級方法主要參考國內(nèi)外標準,考慮飲料營養(yǎng)成分分布及人群飲料攝入情況,最終根據(jù)飲料中非乳源性糖、飽和脂肪、反式脂肪、非糖甜味劑的含量對飲料進行綜合分級,分級從A到D級,其推薦程度遞減。
簡單來說,一款飲料的營養(yǎng)選擇分級要看它的短板。比如,某飲料的非乳源性糖含量為5.6克/100毫升,因此非乳源性糖等級為C級;飽和脂肪含量為1.2克/100毫升,因此飽和脂肪等級為B級;反式脂肪酸含量為0克/100毫升,等級為A級;不添加非糖甜味劑,非糖甜味劑等級為A級;最終,該飲料的總體評級為C級。
總之,A、B級飲料的糖和脂肪含量比C、D級飲料更低。
4項指標,“一門沒考好,拉低總成績”
“比起單純比較食物能量或某一種營養(yǎng)素含量的做法,這種評價方法更注重食物的營養(yǎng)素密度,有利于人們在相同品類中優(yōu)選出營養(yǎng)素最密集的產(chǎn)品。”對于營養(yǎng)選擇分級,中國農(nóng)業(yè)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(yǎng)工程學院教授范志紅這樣評價說。
范志紅認為,很多消費者在買飲料時可能只關注其中的一點,比如有的人只關注反式脂肪,有的人只關注糖。實際上,即便沒有糖和反式脂肪,但如果含有大量飽和脂肪,那么這款飲料也是不利于健康的。舉個例子說,即便反式脂肪、飽和脂肪評分是A,但含糖量的評分是C,那么得到的總評就是C。顯然,在非乳源性糖、飽和脂肪、反式脂肪和非糖甜味劑這4項參考指標中,只要其中1項不健康的成分含量高,那么就會拉低這款飲料的總評分。打個比方就是,一門課如果沒考好,就會拉低總成績。
營養(yǎng)選擇分級的評定指標當中除了飽和脂肪、反式脂肪和非糖甜味劑之外,還有一個指標叫做非乳源性糖。那么什么是非乳源性糖、為什么評級時要考慮糖的來源呢?范志紅介紹,這是因為牛奶里天然自帶4%~5%的乳糖,奶粉里也有乳糖,這個并不算作添加糖;在乳糖以外,人工添加進去的糖、糖漿、果醬、蜂蜜等甜味配料,就屬于非乳源性糖。
“世界衛(wèi)生組織和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》都建議居民控制添加糖,每天最好不超過25克,最多不能超過50克。很多奶茶中的非乳源性糖實際上就是添加糖,越多則越不利于健康。”范志紅說。
營養(yǎng)選擇分級更待進一步完善
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峰表示,營養(yǎng)選擇分級的初衷是為了讓消費者更加直觀地了解飲料的營養(yǎng)價值,從而作出更加健康的抉擇。不過,這個營養(yǎng)選擇分級也可能有誤判。比如,純的鮮榨果汁,糖分都在5%以上,很多還超過11.5%,應該被歸為C級或D級。再比如,全脂純牛奶的飽和脂肪含量約有1.86克/100毫升左右,應該被歸為B級或C級。還比如,一款加牛奶的咖啡或者奶茶,牛奶多加一些,因為飽和脂肪,則可能會被評為B級或C級。按照這樣分級的話,美式咖啡是A,有的拿鐵是C,但其實拿鐵就是加了點牛奶而已,何況牛奶還是膳食指南推薦攝入的健康食品。
這個分級還特別指出,不使用非糖甜味劑的才能是A級,意思是,只要用了代糖,就不能是A。可能是因為之前關于代糖的一些爭議。然而,《健康中國行動(2019~2030年)》明確指出:“盡快研究制定我國兒童添加蔗糖攝入的限量指導,倡導天然甜味物質(zhì)和甜味劑飲料替代飲用。”“提倡城市高糖攝入人群減少食用含蔗糖飲料和甜食,選擇天然甜味物質(zhì)和甜味劑替代蔗糖生產(chǎn)的飲料和食品。”
阮光峰認為,上海飲料開始實施的營養(yǎng)分級制度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參考,也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新舉措,但并不是唯一的標準。還是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,結(jié)合自己的身體狀況與需求,合理安排飲食,才能真正做到健康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
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(nèi)圖片來自版權(quán)圖庫
整理 || 楚超
編輯 || 顏紅波